电影评论

路易·马勒《再见,孩子们》

(法)蒂埃里·贝托米埃
张洁之 翻译

    在流亡美国十多年后,路易·马勒重返法国,向我们讲述44年前的一段故事。1944年,三名儿时同伴在天主教学校被盖世太保逮捕,后被送入集中营。尽管这段经历让他记忆犹新,当时的气氛让他也无法忘怀,但在影片中,他仍试图超越真实,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马勒承认:在电影中,我更多得去安排情节的走向——这比故事顺其自然地展开更有意思。在短短的10天内,马勒顶着巨大的压力,不仅写成了电影剧本,而且完成了创作上的重要转变。这一转变的特色在他之后的作品中基本保留了下来。

    马勒的其他电影,在此仍值得一提。1974年的电影《拉孔布·吕西安》,由马勒和巴特里克·莫迪亚诺共同撰写,涉及到法国动荡年代的世界融合这一主题。1971年的电影《好奇心》,从新审视青春期母子关系。

    朱力安的好奇终究酿成悲剧。马勒试图引导小演员通过眼神捕捉朱力安“企图发觉未知事物”的性格本质。其实也正是这个眼神,无可避免地造成了悲剧。马勒试图在片中展示两种罪恶感:一种来源于社会的从属感,每件事情必然按部就班地发展;另一种来源于好奇和一探究竟所带来的罪恶。马勒在这故事上赋予过多的精力,来于他的使命感:他认为自己对于事件有独特的看法,并懂得如何加以细化。这种悲剧性对他今后的创作基调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之后对他的电影,他自己做了如下精彩总结:“在我的电影中,我对那些经历突如其来的遭遇的人怀有浓厚的兴趣。这些意外往往使他们脱离原有的生活轨迹。至此,他们离开自己的圈子,离开正常状态。”这也就是《再见,孩子们》的中心所在——朱力安试图一步步揭开他同伴的真实身份。

    我们再来看看路易·马勒所生活的中产阶级,父亲经常缺席,母亲可能过多露脸。另外需提一下电影的唯美性,马勒将其定义为“一部彩色制作但缺乏色彩的电影”,因为电影的主导色彩为蓝色、灰色和黑色。只有母亲的嘴唇,才略带红色,这唯一的暖色,显示了母爱。但从另一角度说,这又象征了“毁灭”:母亲溺爱她的孩子。当着其他孩子的面,母亲亲吻朱力安后,朱力安觉得有些耻辱,并毫不掩饰某种不自在。

    影片总体色调黯淡,天主教神父管理的寄宿制学校略显压抑,在这种气氛中,某种身体上的暴力,特别是儿童间的暴力相当明显。例如:院子里的高跷游戏,使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报复心;或者在森林中的童子军游戏,我们应该注意到孩子们在迷路前的相互追逐。马勒通过一系列镜头,准确地表达了孩子对于迷失的恐惧心灵。正如马勒所说:对位思考,如果孩子的暴力表现的自然,几乎带有生物性,那么成人的暴力就更为抽象、更加剧烈。在孩子的眼里,这种暴力无法被人理解,但又普遍出现。犹太人的身份会招致何等灾难?犹太人意味着什么?路易·马勒在电影中刻意安排了以下情节:朱力安试图向哥哥询问,但是未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在某次采访中,导演再次就这一主题强调:“某个人属于某个群体,这种归属感的定义其实并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无论从个体差异性和归属感,还是从战争纪念性来看,《再见,孩子们》都值得一看。

版权所有 游吟时代 保留全部权利 © 2003-2013 Youy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