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评论
埃里克·侯麦《慕德家的一夜》
(法)蒂埃里·贝托米埃
张洁之 翻译
“工程师,34岁,天主教徒,1米72,英俊倜傥,有车,寻觅知音于茫茫人海:年轻的金发女郎,定期做礼拜的虔诚基督教徒。”
这则短小的寻爱启事并非摘自于特吕弗的电影(尽管同在1969年,他首次将该构思运用到电影《骗婚记》中),而是出自于侯麦《六个道德故事》中的第三个。这六个道德故事有着共同的基调:男主人公爱上一位女性,却在与之结合前,被另一个女性吸引。故事探索主人公的人生抉择,捕捉主人公在回到“正确人生轨道”前一系列的欺骗和妥协。
让-路易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无论是子夜还是周日,他总是风雨无阻地列席弥撒。一日,在教堂里,有着一头金发的弗朗西娃斯让他惊鸿一瞥,一刹那间一个念头定格在他的脑海中:“这个念头冒冒失失地闯进脑海,却是如此明晰,如此决断:弗朗西娃斯,她将成为我的妻。” 让-路易是个整天同数字打交道的人,同时也是帕斯卡尔哲学的忠实拥护者。他貌似恪守纪律,将个人准则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起码在他的第一段恋爱史中并非如此。他总是辩护说自己对待爱情严肃认真,无需很多女人陪伴。他却又周旋于众多女人之间,无疑违背了教会的根本教条——在婚前保持贞洁。对此他鼓吹说自己信奉“心的纯洁”,并把这种纯洁定义为:“当你爱着一个女人的时候,你不会想着同别的女人睡觉。”然而,当慕德,那个棕发的媚人女子、无神论者,出现的时候,他的信仰受到了考验。大雪之夜,道路难行,路易不得不与这样一个女子“共度一夜”……
所有的故事在这著名的夜晚展开。让-路易和慕德以典型的侯麦式的口吻(谈话内容书面化,谈话语调却极其自然)探讨他们的追求和生活。这是一场猫与鼠的真人游戏,猫慢慢地走近这个潜在的猎物。这又是一场辩论:让-路易拒绝提及两人可能的未来。他对慕德说:“我喜欢上了另一个女孩,而且你也不信仰天主教(我认为两个有共同思想的人,才会更容易相爱)。”然而慕德慢慢地敞开心扉,赤身裸体地反驳道:“我们生活中的每一时刻,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随着讨论的进行,让-路易的原则被置于脑后,他还能够抵挡住慕德热烈的吻吗?
如果说在侯麦的世界中,机缘与巧合是他不变的选择,那么我们不难发现在他身上还有一种纪实的愿望,一种在叙述中对真实的追求。这也是新浪潮运动中一个不变的支点。让-路易是米奇林公司的工程师,影片中的街道马路以及周围的环境都可以在法国的克雷蒙费朗市找到原型。布雷茨-帕斯卡尔,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当地的巨星……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在每一场弥撒的拍摄中,侯麦都考虑到真实性。他甚至放弃运用原创音乐修饰他的故事,以追求最大可能地接近现实。
让-杜谢在他论述中强调了侯麦的六个道德故事近乎巴尔扎克式的意愿,即揭示社会世象—当代的资产阶级:他的电影,由于演员们完全投入到他的世界中(让-路易和弗朗西娃斯的演绎都惊人得简洁精致),成功地展现了那个年代的道德规范以及人性的弱点。
版权所有 游吟时代 保留全部权利 © 2003-2013 Youy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