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曼雷·卡雷尔的电影《胡子惊魂》:

胡子刮还是不刮,这是一个问题。

(法)蒂埃里·贝托米埃
张洁之 翻译

    艾曼雷·卡雷尔指导的《胡子惊魂》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他仿佛将我们带进一个曲径幽深的花园,故意设置岔路;小径纵横交错,真假难辨。影片结合多种风格,引出身份探索这一深层次的主题。我们是否仅仅生活在他人的审视中?是我们自愿活在他人的审视中吗?是否有一天,我们能摆脱这种夜以继日的困扰?我们的身份是否会轻易消失?我们的身份是否就像几根胡须般无足轻重?在影片中,导演卡雷尔逐一提出了以上问题。

    影片一开头就为我们艺术化地展现了主人公马克刮去胡子的全过程(影片中的水被赋予象征意义,并贯穿全剧),见证了他的重获新生。影片镜头极具幽默感:导演故意让马克的妻子迟迟不能发现丈夫的新形象,以此制造浓烈的戏剧气氛。使想要很快改头换面的主人公被泼了一盆冷水。当他的妻子、朋友、同事都否认他的变化时,他变得焦躁不安。此刻,电影喜剧的格调被逆转,观众的情绪也变得焦躁不安,这种感觉就如同大卫·柯南伯格在电影《蜘蛛》中的画面一样,令人感到不适。卡雷尔引领我们走进人物内心深处:为什么人们偏偏无法感受到这种变化?马克确信这是一场集体阴谋,他责怪妻子,而观众开始思索这对夫妻之间的关系。卡雷尔是否想要表现夫妻关系的微妙变化?或者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彼此不再关心,逐渐趋向冷漠……

    剧情一波三折。也许主人公马克是个偏执狂,或许他患有精神分裂症(如同电影《蜘蛛》一样),可能他和米歇尔·甘德瑞导演指导的《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中的男主角一样,渐渐地他丢失了记忆(“我的父亲死了?”马克惊恐地问。“是的,去年……”他妻子沮丧地回答。),转而他精神错乱,最后走向崩溃。以上种种就是我们所能联想到的,以此来解释为什么马克醒来时蜷缩成婴儿状。无论是洗衣机轰鸣,还是他住宅的名称(“洗衣船”),甚至是倾盆大雨都强调了马克此时的状态:渐渐地,他远离现实,抑郁却不能自拔。

    结尾的剧情依旧出乎意料。马克突然来到香港……他是否想放逐于世界的尽头,借此重获平衡?如果无人帮助,他还能否走出地狱?影片结尾的唯美主义感让我们联想起王家卫的影片。卡雷尔引领观众陷入沉思……

    卡雷尔将同名小说成功搬上银幕。本片云集了法国众多一线明星(Vincent LindonEmmanuelle Devos分饰男女主角,并得到影坛巨星Hippolyte GirardotMathieu Amalric的大力支持)。Philip Glass领衔为影片配音,极好得诠释了由于不信任而引起的恐惧。影片图像制作巧妙地运用了景深模糊效果,场景选择细致入微,导演的深厚功力由此看见。

    你看,刮个胡子还真引出了不少问题吧!

版权所有 游吟时代 保留全部权利 © 2003-2013 Youy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