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简评》

于东田

情色三重奏(Erotic Tales,澳大利亚)
这是三位导演别具一格的奉献,三个故事都与“画”有关联:一个女子即将与恋人结婚,却被美术馆里的一幅油画倾倒,不可救药地爱上了画中的一个男子,并频频走进画境与他幽会,虽然无法接触,但仍胜过千篇一律的现实;一个好色的男子,在候机室里邂逅一个性感热火的女郎,一番当众云雨过后,才发现自己妄想的对象是大幅广告照片里的女郎;一个画室里,年青漂亮的女模特被恋爱的倦怠期困扰,她与风韵油存的中年绘画女老师去乡间度假,开始了两个女人互相试探的悠长假期。



六月的蛇(A Snake of June,日)
这是冢本晋也继《双生儿》之后推出的作品。六月,潮湿,涌动着最原始的呼唤;蛇,欲望的象征,诱惑的代言者,它在这个多雨的六月附身到性格温婉内向的辰巳伦子身上。伦子的性感照片被偷窥者拍到,为了赎回照片和底片,伦子被迫在偷窥者的要求下,在大庭广众之下作出种种平日只敢在家中自娱的举动。但影片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情色电影,其中看似有罪者其实值得同情。



玩偶(Dolls,日)
这是北野武的新片。由三段情爱故事连缀而成:一女孩由于恋人抛弃自杀未遂却失忆,回心转意的恋人怕她走失,用一根晾衣绳将两人栓在一起,跌跌撞撞一直向前走,直到终局;已经成为黑社会老大的老人发现自己年轻时代的恋人一直遵循着当年的承诺:每个周末都带着两份午餐做在公元的长凳上等他;一个少女歌手的热烈崇拜者,在偶像受伤闭门谢客后,为了和偶像在一起,不惜刺瞎自己的双目——三段从一而终的古典爱情悲剧,不过时间定位在了当代的此时此刻。
其中表现最突出最抢镜的是日本四季的精美画面。让人想起老谋子的《英雄》,真是无独有偶的所见略同——你当《英雄》,我作《玩偶》,充斥着相同的对形式感的极度追求。



海底总动员 (Finding Nemo,美)
曾拍摄过《虫虫特工队》(A Bug’s Life)、《怪物公司》(Monsters, INC)的导演,再度挑战三维动画的新高,投入最新技术和大量金钱,为我们奉献了表现水中生态的新片。主题是老掉牙的父子情深,充满责任、亲情与毅力;故事是根据千篇一律的好莱坞大片编剧模式结构的;看点是三维做出的五彩纷呈的海底世界,以及国产动画配音望尘莫及的完美的声音塑造。



樱桃园(The cherry orchard,英)
一个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妇人,她的甜蜜与优雅是伴随一生的,她渴望讨好每一个人。情绪像春天一样善变,快乐得容易,悲伤得彻底,美丽也就没有在走下坡路的时候被完全磨损。她应该是最受浪荡子欢迎的女人:外表上彻底地满足男人的虚荣心,行动上不可思议的慷慨,精神上完全的没有防线。名剧改编电影往往失败,可看的亮点就是这个女人。



鬼汤(Ghost Soup,日)
岩井俊二的影片总能给人些惊喜。一个总长度50多分钟的短片,时间局限在平安夜,主要人物三个,老调重弹的过去与现在的交织、魔鬼与天使的悬疑,却能拍得如此真诚可爱,有趣有情——不容易啊。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中国台湾)
杨德昌2000年凭《一一》在戛纳得了最佳导演奖,而他的导演实力早在这部11年前的片子里就显露了峥嵘。这部影片有一个完全写实的汉语名字和一个彻底浪漫的英文名字。一个聪明少年的残酷青春在漫长的3个多小时里被描摹得如此真切平实;而现在已经变得有些油滑的张震,在那卷胶片里是如此的俊气明朗,单纯羞涩,坦诚得仿佛一朵永远向着太阳的葵花。



风中的新娘(Bride of the wind,美)
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初,地点是群英汇粹的维也纳。阿尔玛·马勒,这位美丽活泼、天赋魅力的女人和她那三个不朽的男人的故事。这三个男人,分别是音乐家、画家和建筑家,都作为其所在专业的一个学派或时代的开创者,而名骚一时又名留青史。这个女人在三个男人中间逗留、选择、徘徊、痛苦。享受挥霍着丰富的人生,又饱尝生活在天才阴影下的艰辛与压抑,被赋予光环的同时被剥夺才情。附带推荐一本书:阿尔玛·马勒本人写的《古斯塔夫·马勒》。



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美)
有一种演员,“引退、熄影”对于他们来说是些不可思议的字眼,他们可以因为形象和演技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完美搭配而一辈子春风得意:年青时靠机遇和人气当上杰出的明星,年老以后借智慧和人格成为伟大的演员——Tom Hanks就是其中一个。从《阿甘正传》里的美国好青年到这部《猫鼠游戏》里与Leonardo Dicaprio演绎着精彩对手戏的中年警察,Hanks以他特有的沉稳气质、善良的眼神、极有分寸的表演征服着观众。而大众情人Dicaprio也在大导演Steven Spielberg的调教下,成功地展示了一个具有高智商的头脑、漂亮的外表、伤感的微笑的天才少年惊世骇俗的行骗经历。



色情酒店(Exotica,美)
片名翻译得并不准确,“Exotica”是一个脱衣舞俱乐部的名字。在这个俱乐部里面,常情与畸情的界限被蓄意混淆了,爱情与色情丧失了分野,欲望和阴谋危险地交织。整部电影充盈着戏剧张力、在声色犬马的外衣下面的衬里是“呼天天不应”的遗憾与悲戚。配乐成功地配合着影片的氛围。



最后的苏丹(Harem Suare,法)
一大看点是女主角由兰蔻化妆品的代言人玛莉·吉兰扮演,第二大看点是苏丹后宫的香艳与富丽。众多的嫔妃围在一起听着漫长的故事消磨时光,到末了说故事的老妇人总会以这样的话作结:“于是,安拉赏赐了三个苹果,一个给讲故事的人,一个给听众,还有一个给故事的主角。”影片结束时,曾经是苏丹宠妃的老女人给偶然邂逅的年轻女人讲完了自己一生的故事,在空荡荡的火车候车厅里,曲终人散之后,咖啡桌上静静地躺着三只苹果,红艳艳的饱满,正像那些被诉说得很好听的故事。



祖斯与佐(Zus & Zo,荷兰)
一个表面平静的中产阶级家庭,因为最小的弟弟宣布要和女友结婚而一石击起千层浪,三个姐姐顿时惊慌失措——因为父亲的遗嘱上写明:小儿子结婚以后可以继承海滨的别墅。三个姐妹都将别墅当作自己青春年少浪漫情事的见证者以及在当前生活的洪流中溺水时的救生艇,希望靠它改变自己日趋公式化的绝望生活,实现自己的愿望,可小弟弟结婚以后会卖掉别墅,姐妹们将失落生活的重心——混乱之中,越来越多的秘密和谎言暴露了出来。



女人四十 & 男人四十(中国香港)
《女人四十》(Summer Snow)是许鞍华1995年的作品。在美国取得水力工程学位的箫芳芳精彩地演绎了一个平凡女人一年间的生活,充满浓浓的人文关怀。萧芳芳上台领奖的时候,披肩从肩头滑落,她镇定地拾起披肩,说了那句脍炙人口的话:“哎,女人四十,什么都往下掉——”,赢得满堂喝彩。
——可见,女人虽然四十,起码智商还不会往下掉。
6年以后的2001年,许鞍华又拍摄了《男人四十》(July Rhapsody)。张学友、梅艳芳,这两位香港歌坛长青不老的天皇巨星,在光影流转间扮了一对平凡夫妻——就好像他们从来都作着普通人。
——可见,演员是可以像水一样,被出色的导演灌注到任何一只容器里。



东京物语(Tokyo Story,日)
小津安二郎活着的时候最宠爱红色。红,在常识里应该象征着永不放弃的韧劲、生命力的张扬、不竭的热情与希望。可小津的片子却渗透了遗憾、苍凉,甚至与天道一般无情的冷酷——也许只有那么一丝偶尔露峥嵘的固执和“红”的征象有些相通之处。听人说过,一个人最爱的颜色实际代表了他最羡慕却永远无法达成的人格——这个说法也许在小津身上应验了。
上个世纪50年代,东京因为二战而潦倒着;创作《东京物语》剧本期间,小津的母亲去世了——现实里无法解脱的悲哀却成就了一部大师级的影片,真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惊魂眼(The Gift,美)
Cate Blanchett再度展示了她的表演天赋,完全没有了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女教师(《天堂》)、交际花(《纵横四海》)、革命家(《夏洛特·格雷》)的影子,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女占卜者,在丈夫意外死亡后,独自拉扯着三个儿子过着拮据的生活。她脸上仿佛不经意间流露的卑微紧张的表情,再加上好像因为个子出忽意料长得太高而显得笨拙的举动,让你以为Cate本人从小长在贫民窟里。女占卜师突然卷进了一场凶杀案,案子本身并没有太多出人意料的地方。影片最大的看点是大牌明星出演底层人士:修车工Giovanni Ribisi(《天堂》的男主角)对女占卜师的不了情;一贯演绎温和勇敢的好男人Keanu Reeves成了一个有虐待倾向的丈夫,而那个被他痛殴的妻子是主演《男孩不哭》的Hilary Swank



男女授受不清(Oleanna,美)
香港翻译的中文名字非常传神。美国当代继田纳西·威廉斯、阿瑟·密勒之后最杰出的剧作家David Mamet亲自把自己的剧本搬上了屏幕:大学里的教授办公室,中年教授和女学生之间的矛盾纠葛,他们俩不停地说话,却没有真正地交谈;他们俩一直试图沟通,却永远误会重重。剧作表面上非常写实,却全面继承了尤内斯库剧作《上课》的荒诞色彩,看完之后你会庆幸自己不再是个钻牛角尖的傻学生,也不是那个莫名其妙置于万分尴尬境地的倒霉老师。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烟(Smoke,美)
一家烟草店的老板、一个失意的中年作家、一个17岁的黑人男孩,个人承载着一段情感故事:或正在终结、或已经结束、或刚刚开始。片子的最后20分钟加上出片尾字幕,真叫那个精彩——完全可以独立出来做个短片。



爱情是狗娘(Amores Perros,墨西哥)
开场是对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墨西哥城内的飞车表演,鲜血淋漓的黑狗——狂暴的速度、彻底的血腥,然后是惨不忍睹的事故,引出了三个故事:年轻男孩爱上自己的嫂子,一门心思要把嫂子从狂暴、危险(白天在超市工作、晚上当劫匪)的哥哥手里“拯救”出来,于是参加血腥的斗狗游戏;美女是墨西哥走红的模特,刚和与自己妻子离婚的情人同居到一起就横遭车祸,唯一的慰藉小哈巴狗也卡进地板里出不来;领着一群流浪狗的年老流浪汉,是个职业杀手,有一个让人动容的过去,在人间尚有一段未尽的遗爱。最佩服导演Alejandro的是他那股子一口气贯穿到底的强硬,片末稍稍温柔一笔,也显得分外剑胆柔心。



天堂(Heaven,德、意)
当《疾走劳拉》的导演与伟大的季斯罗夫斯基相遇,《天堂》诞生了。一个生活在意大利都灵的英国女教师,亲眼目睹了自己的丈夫和学生因为吸食毒品而死去,在反复向警察局举报却没有任何答复的情况下,女教师决定自己亲手惩罚毒贩,她把定时炸弹放进了毒贩办公室的废纸篓,然后平静地给警察局打电话。可这一切只是这个女人新的噩梦的开始。我并不欣赏这部影片的结局,但女主人公由Cate Blanchett扮演,这本身就颇具吸引力,而且看完全片你会感叹:如果没有Cate,真得会让天堂里的季斯罗夫斯基感到遗憾。



七个女人的故事(Things you can tell just by looking at her,美)
女人们的故事在影像的世界里被不厌其烦的演绎着。
这部片子虽然算不上分分钟都精彩,但也值得一看。特别是三段对手戏:年轻女巫师和中年的天蝎座女人、银行女经理和吉普塞女乞丐、中年女作家和侏儒。



天使爱过界(He loves me, he loves me not,法)
典型的法国浪漫爱情是餐前酒,玩了花招的结构是主菜,惊竦悬疑是调料,凑成了一道美味的大餐,虽然有些怪诞有点苦涩,结局还有点恐怖。女主角是因为扮演“天使爱米丽”而红透法国影坛半边天的Audrey Tautou,在本片中演绎着一个笑容可爱、激情澎湃的艺术学院优等生,影片前40分钟会让你以为这是个老调常弹的婚外恋故事,后40分钟才让你心惊之余恍然大悟——天使居然是“花痴”?!



长岛爱与死(Love and Death on Long Island,英)
英国作家圣伊莱斯是一个躲在象牙塔里的老古板,妻子去世后一直独居。一次他忘了房门钥匙,只得进了20年没有进过的电影院,却进错了放映厅,看到大屏幕上的罗尼——一个在好莱坞苦苦奋斗挣扎的小明星,英俊而忧郁的帅小伙。像被雷电击中一般,一段情事由此开始。沉醉在精神世界的人是孤独的;美坠落在人间,化成肉身,媚惑着敏感的心灵。孤独到最深处,就像身处沧海却无舟子,这时候从遥远天际行驶过的船只无不成为获救的希望——这就是为什么副主教的信念会被彻底颠覆,当他看到美丽的艾斯梅拉达的那一刻;这就是为什么马勒、布莱希特他们到了晚年都对英俊秀美、生机蓬勃的少年产生了深深的迷恋。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Love the hard way,美)
《钢琴师》的男主角、奥斯卡影帝Adrien Brody在这部新片里演绎了一个陷在犯罪生涯的盗贼Jack,计划和上百个女人上床,然后将她们遗忘。在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遇到了淑女Claire,一个医科学院的高才生。一个薄性,一个却无法割舍,这一对恶性循环,就难免有一场生生死死的纠缠——当爱情变得像一场较量,里面的恩怨是非就看得过于清楚,爱情本身的美感就繁华尽落了。



爱,婚了头(La Noce,俄、法)
这部喜剧给“好男人”、“傻男人”和“走运的男人”划上了等于符号。矿工米申卡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塔尼亚,在离开家乡多年以后回到他的身边。米申卡心里除了美人塔尼亚就没有过其他女人,所以他就老老实实地不记前嫌也顾不上妈妈的反对要娶她。婚礼前,为了给新娘买耳环,米申卡被朋友怂恿着喝醉了酒,抢劫了别人。婚礼进行到一半,米申卡被送进了局子,为了出监狱结婚,他看也没看供罪书就签了自己的名字,随时准备逮捕他的警察局长跟着他回到了婚礼上。塔尼亚的爆发户旧情人出现了,带着人要抢新娘子——一系列闹剧以后,结局很圆满:米申卡甚至非常高兴地收养了妻子和旧情人的私生子。



婚姻生活(Scenes from a marriage,瑞典)
如果你是大师伯格曼的忠实观众,就别错过这部电影。一对夫妻,妻子是专门打点别人离婚事宜的律师,丈夫是精神学教授。两人结婚十几年,有两个女儿,一家人过着北欧富足的中产阶级生活。在妻子毫无觉察间,丈夫突然提出离婚,因为他和另一个女子有了长达4年的感情。经过自怨自艾、痛不欲生、缠绵悱恻的不同阶段,离婚以后的两个人反而相处得更加圆满。大师在自己的作品里质疑了婚姻担负幸福的能力。



《枭之城》(日)
这是日本武侠电影的代表,拍摄得唯美凄艳、爱恨情仇纠葛紧密得让你透不过起气来。最精彩的情节:刺客面对锦绣宫殿里的丰臣秀吉,难以置信这个杀人如麻、实施暴政的统治者竟已然是一个迟暮的老人;秀吉和刺客对话,秀吉一翻自我解嘲,刺客发现自己实在下不了手杀他。刺客在逃出宫殿的时候迷路于华丽的密室屏风之间——巧妙得宛如博尔赫斯的小说。



《月亮之声》(The voice of the moon,意)
这是大师导演费里尼(Fedrico Fellini)的最后一部电影。拍摄的时间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费里尼已经是位70岁的老人。男主角的扮演者是后来因为《美丽人生》成为奥斯卡赢家的贝里尼。在这部电影遗嘱里,男主人公一直倾心仰慕的月亮被人俘获到了地球上——现实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疯狂的欲望和脱缰的幻想。



《日瓦格医生》(Doctor Zhivago,2002年新版,英)
影片展示了一个男人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的双重生活。日瓦格,是医生又是诗人;有一个命定的妻子还有一个命定的情人;他渴望他需要心灵的自由,但历史的洪流是那么容易让人丧失方向。谁能设想,一个人的灵魂里同时纠葛着慎密严谨和幻想冲动,他的生命舟子会行驶向何方?
1957年版的《日瓦格医生》以它史诗巨著的大气风格成为了经典。这个新的版本在镜头运用和对原著的阐释上有独到的风格。



一路平安(Bon Voyage,法)
背景是二战时的法国。一个漂亮的女演员;一个文学青年,是女演员以前的邻居,从小就暗恋她的男人;一个大学物理系的年轻女助教。女演员善于在男人堆里周旋,把生活和舞台混为一谈,你无法辨认出她什么时候在演戏,什么时候是动了真感情。法国编剧竭力学习或者滑稽模仿着好莱坞编剧规则——比如影片开始的10分钟里就死了人,比如小女子和老头子却担负了天大的使命:阻止法西斯制造原子弹——却又加了不少烹饪法国电影的作料:浪漫的文学气质、有惊无险的动荡。



当阿呆遇上阿瓜(Dumb and Dumberer,美)
当呆子遇上傻子,会产生怎样的喜剧效果?这是为经典的《阿呆与阿瓜》拍摄的前传,时间倒退到1986年,讲述一对弱智男孩的相遇、相知、相伴的种种滑稽、怪诞,最后他们俩取得了正常人未必能够取得的胜利——以疯狂喜剧的形式。微笑或大笑以后你会感受到那特殊的思维方式赋予他们的奇特魅力。



爱人(The last chapter,法)
作为名女人杜拉斯的最后一个情人,杨收获了她16年的与众不同的爱情,老迈以后一颦一笑挥发出来的惊人美艳,同时忍受了她的神经质:无理取闹的驱逐、抱怨,陪伴了她走过最后的时光。一对相差38岁的恋人,维系他们情感的是语言的智慧。杜拉斯的最大魅力就是语言——写作中是,生活中也是。杜拉斯骄傲并嫉妒着自己的写作:因为如果她没有写作就一文不值,她已经老去,不会有任何人爱作为女人的她;杨骄傲并嫉妒着杜拉斯的写作:因为写作,她成为了不朽的女人和爱人,而且,在灵魂的层面上永远与他不离不弃。



托斯卡尼艳阳下(Under the Tuscan sun,美)
一个美国女人,而立之年,与丈夫离婚,事业停滞,精神危机。她终于在朋友的劝导下去意大利旅行,在小城托斯卡尼,她感动于其间的每一处细节:悠闲的氛围、日光、田园、建筑、广场、集市,男女之间的调情,还有一个日后知道曾经是费里尼情人的奇特女人。于是她买下一处老宅,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在重新修葺住宅的同时修复着心灵,再度与男人坠入情网。“生活不断地给予你种种机会,你需要做的只是把握其中一个。”



泳池情杀(Swimming pool,法)
导演《八美千娇》的Francois Ozon又为我们奉献上了新的惊喜。故事发生在法国乡下一栋带游泳池的消夏别墅里。主要的戏分给了两个美不胜收的女人:曾经在《午夜守门人》里让人惊艳的Charlotte Rampling,虽然已经红颜老去,但魅力不减,在影片里扮演一个畅销侦探书女作家萨拉;在《八美千娇》里古怪精灵的Ludivine Sagnier,经过精心造型,扮演萨拉的出版商的美丽而任性的女儿。影片继承了导演一贯的神秘风格,似真非真,真真假假,让人在享受一翻眼睛的盛宴之后,恍惚于真实与虚构、亲历与臆想之间。



戴帽子的猫(The Cat in the Hat,美)
《戴帽子的猫》是从1957年出版以来一直热销的儿童读物。相信每个大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都曾经体验过成人无法理解的孤独、恐惧和悲伤;在每一个无所事事的午后,都祈祷着有一个万事精通的超人朋友从天而降,带着自己在未知的世界里作一次精彩绝伦的漫游。这是一个适合与小朋友一起观看的电影,在鲜嫩缤纷的色彩和花样百出的特技之间,获得彻底的放松。



北极圈恋人(Lovers of the arctic circle,西班牙)
奇妙的缘分和弄人的造化成就又分散了一对情侣,OTTOANA,一对有着幸运的回文名字的苦命恋人,一对现代的罗密欧与朱莉叶。OTTOANA,8岁时因为一只飞出球场的球而偶然相遇,目光交汇的第一刻就彼此认同了对方是自己的爱情,是缘分,是宿命,是一生一世。8岁、12岁、18岁,OTTOANA彼此亲密无间宛如一体,却因为尴尬的虚名和残酷的现实无法正视感情,于是分离。为了重聚,ANA搬到北极圈居住,坐在湖边的木椅上静心等待OTTOOTTO不惜从邮政飞机上私自跳伞,降到北极圈和ANA相会。然而一切的努力,只是为了让OTTO的面容永远映在ANA临终的瞳孔里。



狂热份子(The Believer,美)
一个新纳粹光头党内部的狂热份子,对犹太人肆意侮辱、报复,甚至在犹太人的祈祷堂里安装定时炸弹。在暴行的背后是令人震惊的事实:这位狂热的年轻人自己居然是一个地道的犹太人。片子讨论了对儿童的教育,宗教的两面性,社会对思考的压制、对暴力的纵容。对一系列尖锐问题的暴露和思考,加上紧凑的结构,震撼人心的结局,成就了一部在气质上独树一帜的影片。



大鱼(Big Fish,美)
“世界上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鱼,你永远也不会抓住它。”——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禅意的电影。我的意思是说,电影是可看可听的,而能在这“可看、可听”的限制内体现一种至深至高的思想境界:禅——而且不是皮毛、也不仅仅是猎奇——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鱼》是一个例外。影片开头10分钟已经为观众的情绪营造了巨大的落差——你发现自己忽而热泪盈眶,忽而大笑出声;而最后,你会在被充满魅力的电影魔术控制下,恍惚间想起“庄周梦蝶”的故事。影坛怪才Tim Burton又一次展示了他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让人在匪夷所思之余深感钦佩。Burton在塑造了科学怪人的伤感杰作、蝙蝠侠、神秘危险的睡谷、火星人、好莱坞导演之后,把自己卓越的天才奉献给了一对在儿子婚礼上结怨的父子俩,普普通通的人生在讲述中变得如梦如幻。



柔肤(The Soft Skin,法)
这部1964年的影片,前四分之三拍出了一场短暂的婚外恋情从生到灭的全部过程,后四分之一讲述了这场已经寂灭的艳遇带给一个家庭的毁灭性后果。大师Truffaut初试啼声的《四百下》是以儿童为拍摄目标的影片的颠峰之作。而这部《柔肤》,你在40年以后的今天,也不大会看到比它更出色的叙述“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事故”的影像作品。



爱的妥协(Something’s Gotta Give,美)
大牌和老牌的演员共同连手制造一场曲折恋情——母亲无意中夺了女儿的大龄男友,“黄昏恋”的相好遇上的第三者是个年轻有为的青年。合了分,分了和,哭哭啼啼、打打闹闹、嬉笑怒骂、生生死死——诸多的喜剧元素成全了一对欢喜热闹的老冤家。



疯狂约会美丽都(Les Triplettes de Belleville,法)
男青年Champion带着祖母厚重的希望参加环法自行车赛,却被黑社会绑架去做苦役。老祖母带着爱犬爬山涉水营救孙子,却因分文不名,陷落在金钱万能的“美丽都”里寸步难行。正在潦倒之际,遇到三个歌厅女郎——四个老女人的大智慧和小聪明足以战胜强大的黑暗势力。灵动的线条、高级的色调,联手动画电影得天独厚的对时空的压缩、夸张的变形处理,对美国文化的腥辣幽默的影射反讽——一切都充满纯正的法式风情。



性喜剧(Sex is comedy,法)VS 姐妹情色(A ma soeur,法)
这是法国女导演Catherine Breillat的两部作品,《性喜剧》拍摄的内容刚好是《姐妹情色》里的性爱场面的拍摄过程。《姐妹情色》是一部聪明的作品,那种聪明足以使它在众多描写姐妹的影片中脱颖而出;而《性喜剧》是一部微妙的作品,诉尽了一个女性作为导演与男性在合作过程中的暧昧。那种异性的魅力与导演的职责这两种力量的交织、抗衡、妥协、配合,在片子里表现得尽善尽美。



挑拨性丑闻(The contender,美国)
美国总统决定选择参议员Laine为副总统,这意味着美国即将有历史上的第一个女性副总统。这项决定激怒了共和党保守派,他们挖掘并大肆张扬出Laine在大学时的“性丑闻”。这是一部纯粹的政治电影,因为一个陷入性别与权利的沼泽里的女人而好看。男人们因为自己的利益针锋相对,如同疯狗一般互相嘶咬伤害,而女人是不负众望的宽容大度、自我牺牲,善良的人难免彷徨,但根据好莱坞的路数,她总会在最后关头重拾勇气,于是结局非常圆满。



左边床、右边床(The other side of the bed,西班牙)
西班牙的电影从来都是很好看的:颜色美、演员靓;西班牙的电影从来都是好听的:音乐像他们的语言一样动人,语言像他们的音乐一样动听。这部片子讲述了发生在两对男女朋友之间的故事,载歌载舞、绘声绘色地把男人和女人的感情关系讨论到了一种极至——以一种非常健康的方式和一种值得嘉奖的心态。



三个老枪手(Going in style,美国)
这部片子拍摄在20世纪的70年代。三个老头子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晚年却在素来有“儿童的天堂,老人的地狱”之称的美国生活得寒酸凄凉,于是三个人一齐策划去抢劫银行。这部电影,表现喜剧场面时不浮夸,表现悲剧场景时不做作,体现了创作人员对作品的控制力,体现了人性的力量和美。还不可思议得具有一种苏俄电影的气质。在看了大量同时期的美国电影以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上个世纪的70年代,真是美国电影的黄金时期。


 

版权所有 游吟时代 保留全部权利 © 2003-2013 Youy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