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温暖的荒诞剧

——门泽尔《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

孙孟晋

    门泽尔和赫拉巴尔,一个捷克大导演,一个捷克大作家,前者以搬后者小说闻名。《严密看守的列车》便是。

    2006年,门泽尔又搬了被我看来无法搬的《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这是一部有“说书”风格的小说,对赫拉贝尔熟悉的人就知道,小时侯,他的贝宾大伯经常讲故事给他听,这一点影响了《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的文风。

    电影《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没有陷在小说结构的泥淖里,第一人称的旁白也是点到为止,更多呈现的还是影像上的流畅与质感。这部片子在节奏与叙述上都非常纯熟,甚至超过《严密看守的列车》。

    卑微的小人物有点正义感,有点对财富的幻想,他的人生挣扎伎俩往往又能得逞,但在关键时刻又遭遇命运的捉弄而前功尽弃。《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描写的就是这样一个阴差阳错的小人物,感染人的绝非什么其间的辛酸,也非很夸张的戏剧效果。导演门泽尔有一种将荒诞的非现实感转化的能力,很多地方的离奇有时又看似不离奇,它们像是生活的奥秘,像是被暴露的世界本质,在你错乱或腻烦的时候,手舞足蹈了一番而已。

    门泽尔的黑色幽默有点苍凉有点温暖,主人公往往像一个在接受力上慢半拍的怪胎,他的受灾程度因为他的性格或者一种逆来顺从的态度而大大降低。“赖活者”对大地的体味远远大于对天空的体味。所以,我发现,最后主人公在修边陲的路时,不去考虑这条路是不是修得通。

    来看看原著者赫拉贝尔本人的影子。列车站、餐厅都是他曾经糊口的场所。这个“卑贱”的作家一直用他独特的眼光观察周遭世界,有时是布拉格的幽默,有时又是捷克人的乡思病。《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和《严密监视的列车》有一个相近的镜头,列车开始驶出,车上车下未完成的动作。这应该是赫拉贝尔式的对生命的看法,他刻画瞬间的接近与离去之间的荒谬。

    对于我来说,本片有两方面的艺术处理令人难忘。首先,是对比关系。导演经常把肉体的芳香和食物的芳香作对比,包括让女人身体的美和光亮作对比,这有一种味觉的审美,是影片亮色调的现实晕眩。其次是隐形线索,这里是对捷克政治背景的刻画,纳粹的优生理论也使主人公和德国姑娘的婚姻看上去充满了离谱。直到一场大火让德国姑娘扭曲地死,导演也在隐喻一个特定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荒谬。这是暗色调的现实混沌。

    是讽刺,还是忧伤?这部电影把这两个审美因素结合在一起,不是加强,而是含蓄。观赏这部荒诞剧时,你不会捧腹大笑,也不会感动得流泪。它就像真实的生活故事,挖出了平常人们看不到的逻辑联系而已。

    “我的幸福往往来自我遭遇的不幸”,影片开头的话,中文本小说69页上的话。颠来倒去的哲理,就当是英国国王伺候过了你。

    这部在2006年火得厉害的捷克电影,在今年柏林电影节上输给了中国电影《图雅的婚事》。从电影艺术角度看,两者没法相提并论,好比精美瓷器和破陶罐的关系。但洋人可以原谅我们的制作工艺,就好那口所谓的特别。

    被伺候了太久,就不想伺候了。一切都是这样。

版权所有 游吟时代 保留全部权利 © 2003-2013 Youy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