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摇滚这棵树不高大,但也不矮小

孙孟晋

    “滚石”来了,这支当年以叛逆形象问世的英国摇滚大牌乐队,造访的是被一向认为无法诞生摇滚的上海。上海可能更适合诞生高级别的文艺青年,以及膜拜奢侈品的时尚青年。但上海的“温室”里总会长出几棵不协调的歪树,也许它们真的应该生长在荒凉一点的地方。

    历史有两种,特别有价值的,和站在某种立场上的。后一种往往带着平民主义的意识。既然是缩影,就无需全面或者还原到什么真实的程度。无论怎么说,从苗子开始算起,上海摇滚也有十五六年的历史了。从现在还活跃的摇滚乐手来看,也至少有10年历史。作为一个部分见证者,回首往事已经有点虚无缥缈。

    一本杂志——《音像世界》,几档电台摇滚节目,一直在转移的摇滚演出场地,前前后后不下千人的摇滚乐手。还有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各个时代的摇滚乐迷。然后就是一些媒体专用词:边缘、愤青……我就是从被“愤青”喊到“愤中”的,其实这种带点荒谬的概括,也是对一群其实活得很丰富的人的生存无视。

    我更愿意带着温柔的眼光看待周遭:摇滚土壤与叛逆心理……

    10年的时间,在欧美可以从小毛孩演变为巨星的。上海摇滚之所以没诞生崔健、左小祖咒,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条自身的原因——生命的强度。同时,上海的文化环境缺少踽踽独行的持久力,这也不是摇滚一个领域的问题。文学、电影等等领域早就呈现颓势。

    今天,摇滚面临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蓬勃发展。周末晚上,往往会有三四个地方有摇滚演出。如果我们不从乐队水准来说,摇滚就需要这样的生存方式:激情与膨胀,在低缓的地方的冲击力。

    “顶楼的马戏团”出过一张唱片,名叫《最低级的小市民趣味》。从标题来看,他们的意义是点穿了一个真相,我觉得这个举动甚至超越了他们音乐的本身。其实,就是这么扭曲的一种状况。

    如果我们不拔高,也不贬低。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去尊重。那么,所有与上海摇滚有过擦肩而过的机遇的人,都会美好地回忆起所走过的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某个阶段。

    摇滚,只是其中大多数人的生命与生活的一部分,这样评价可能更恰如其分。我祝愿他们的未来空间更宽广。

版权所有 游吟时代 保留全部权利 © 2003-2013 Youy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