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偷心》:努力接近那一个真相

刘苇

    通常,我们观看到一部好戏的时候,内心会获得一种满足,就如同阅读一本向往久已的书,沉浸在一段音乐中或进行一次惬意的晚餐,这种满足无法用语言描述,而如果要对此细加分析,则会使获得的快乐感丧失殆尽。此刻,我正面临这一局面——谈论话剧《偷心》。我自我安慰地说,分享喜悦乃是一种值得称道的行为。

    无疑,《偷心》是一出好戏。更正确地说,这句话是对编剧帕特里克·马伯的一种致敬。很难想像如果不是剧本所奠定的基础,这部戏会有如此出众的效果。当然,平心而论,《偷心》演员在演出上中规中矩,没什么失分。否则,我们也就无法体会到剧本的妙处,那种微妙的结构、语言、氛围和人物的内心变化。

《偷心》

    这部戏讲述了两对男女吸引及背叛的故事。他们相互而又交叉地爱恋,听任情感有如花瓣自然开放,然后延伸进另一方的内心;又向大多数人那样在失去那份情感时,要么显得脆弱不堪要么愤怒无比;有时,他们在真诚表白时或出于善良或出于无奈等原因不得不加入一些谎言,而在背叛时却坦言相告。这部戏正是这样将现代人在恋爱中的种种矛盾特征表现出来,无论它是否是在揭示恋爱中的某些真相,仅从戏剧角度而言,实在是增加了许多戏份和耐人寻味的含义。

    这是一部很难定义为喜剧或悲剧的戏,两种元素纠缠、交织在一起,自始至终充满着绝望的幽默和灿烂的悲凉。

    该剧被分成两幕,每幕六场,共十二场。我把第一幕概括为“吸引与背叛”;把第二幕概括为“痛苦与报复”。

    讣告记者丹恩,与从美国来到伦敦的脱衣舞女爱丽丝相遇,两人顺理成章地相爱。第二年丹恩将这段生活写成小说。在为小说扉页拍照时,丹恩认识了漂亮的女摄影师安娜,丹恩向她表露了倾慕之情。尽管安娜离婚不久,也喜欢这位看上去挺不错的小伙子,却因为知道(从还未发表的小说中)丹恩还爱着爱丽丝,就婉拒了他。之后医生拉里与安娜相识,两人组成了家庭,但半年后,丹恩和安娜还是坠入情网。丹恩和安娜分别向另一方吐露实情,爱丽丝负气而走,拉里颓唐不已。此为第一部分。

    痛苦的拉里在脱衣舞俱乐部里偶然遇见爱丽丝,两人同病相怜。安娜将离婚条款交给拉里,希望他在上面签字,拉里却提出在签字前必须做爱的要求,并“鼓励”安娜将这次做爱经历向丹恩坦白,其实拉里用意是期望丹恩嫉妒并引发矛盾。果然,丹恩了解真相后气愤不已,他俩不欢而散。促使安娜又重新回到拉里的怀抱。丹恩走投无路找到拉里,却被拉里戏弄一番,最后他将爱丽丝脱衣舞俱乐部地址给了丹恩,在丹恩临别时,拉里告诉他,他与爱丽丝也上过床。丹恩找到爱丽丝,爱丽丝不计前嫌,满心欢喜地将丹恩带回旅馆,在床上的那一刻,丹恩回想起拉里的话,不禁耿耿于怀,出门而去……

    这部戏的内容像是兜了一个大圈子,最终丹恩和爱丽丝还是分手,安娜和拉里尽管分而又合,但已是貌合神离。《偷心》编剧没有站在他们之上以一种俯视的视角去审视他们。而是以平视的角度来观察他们,与观众的视角一样——游离于事件之外却注视着事态的发展。编剧所做的惟一的努力,就是理解他们,走进他们内心,展现他们内心深处的变化和由此带来的震荡。

    最能体现编剧功力的是微妙的台词。它将四人不同个性、在这场恋爱战争中的奇妙关系、他们各异的心态、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一一展露出来,并且还揭示出两个男人在恋爱状态中的特定心理:即希望伴侣完全属于自己,而自己又免受这一规则的约束。戏,正是在这样心理推动下,逐渐深入。也许,对有些观众来说,那场网上聊天的戏很过瘾。而我觉得安娜在画廊举办摄影展的那场戏更有嚼头。四个人相继出现,每人各怀心事和目的,带着试探、迂回的口吻,小心翼翼地试图触及某些禁区。这场戏的对话非常奇妙,不仅将他们在表达时言不由衷、王顾左右而言他时的心情、氛围衬托出来,还让观众明白他们实际上究竟在想什么;它是整部戏的轴心,为戏的进一步演进埋下伏笔。无疑,该场戏最能体现作者的才情。

    两对男女被神秘情愫所吸引,他们逐渐靠近、纠缠、变异,之后又分崩离析,其过程有如星际生成。无怪乎美国《新闻周刊》要用这样的词汇来描述该戏:“它展示了爱情的太阳与肉欲的彗星间永恒的相撞”。它以男女关系的变化、组合涉及到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爱欲。爱与欲,通常是相混合在一起的,有时它们以貌似对方的面目出现,难分彼此而又令人迷惑;有时它们在表面上各异其趣,却在结果上殊途同归,它们之间的暧昧关系一如爱情本身。有谁能在受到爱情迷狂的冲击时分清这份惠临的情感中爱与欲的成分各占多少吗?因此,当有人表示这部戏只关涉欲望而缺失爱情时,令我惊诧不已。

    该剧原文《CLOSER》,其义含有“更亲密”、“更接近”的意思,编剧起这样的名字是要提示什么呢?我猜想除了表面上涉及四个人的亲密(并非无间的)关系外,另外作者意图是要让观众“更接近”故事背后的那一个真相,即在“爱情”中究竟含有多少复杂的成分;爱情,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吗?在这样的情感中你能将其他成分(包括爱欲、嫉妒、痛苦、失望、喜悦、感伤等)从心中一一剔除干净吗?剔除了之后还剩有爱吗?丹恩两次因嫉妒先后失去了安娜和爱丽丝,他走不出拉里设下圈套难道不正是出于真情吗?拉里报复完丹恩后心中对安娜还剩有多少爱呢?当人们最终发现爱丽丝只是一个假名时却能由此断定她心中从没有过爱吗?答案,无须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来做出,只需每个观众自己试着自己回答就行。而这,也许正是编剧的用意所在。

    四个人由素不相识开始,经历了一场爱情波折或称之为情感危机后,最终依然分异。但对于他们内心来说,并不是什么都没发生过。爱情,也许正是一场心理历险;至于它们的结果,其实无关紧要——因为这不是以个人愿望而可赢得的。该剧将现代人的一段恋情片断展示出来,编剧意图也许是要将现代人的精神无主状态呈现而出,他们的生活像是被一种无定势的东西所左右,随风飘荡,即便在恋爱中也是如此;以此来突现他们在选择上的困惑与矛盾,这正好切中了现代人的软肋,从而引起许多人的共鸣。无怪乎该剧在西方长演不衰,获得多种奖项,并被拍成电影。

    05/8/30

版权所有 游吟时代 保留全部权利 © 2003-2013 Youy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