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亮的视点:《艺术在上海》

刘苇

    吴亮属于既有观点又有文采的作家。阅读他的文章,犹如优游于他思想流动的湖泊中并观赏着两岸文辞华美的风景,即能带来心灵上的愉悦,又能获得智力上的满足。

    吴亮是一个天生的评论家。他的文章充满了原创性和挑战性,犀利的判断,新颖的观点,活跃而明澈的思维几乎是他与身俱来的特质。早在十多年前,他的文学评论文章已誉满天下;而今他转而艺术评论。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他现在的艺术评论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能在短短的数百字内将艺术家的作品特征、内涵、意义清晰地揭示出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而且,一经他的阐述与概括,那些艺术家仿佛被重新命了名,诸如:裴晶的“浮世”、孙良的“失乐园”、何旸的“乌托邦”、陆元敏的“游离”、顾铮的“暧昧”、王耀东的“错谬”等,成为这些艺术家的标志和品牌。通常,在这一类文章中,吴亮总是一眼就指认出了艺术家的作品特点,要言不繁地描述和提炼它们深藏或浮泛的涵义,宛如一个训练有素的职业拳手,一拳就击中对方的要害。

    在这本新近出版的《艺术在上海》中,吴亮的写法不同于他的艺术评论文章——他从一个细小之点散发出去从而论及整个时代。也许这些文章是口述的原因,因而丧失了原先他一贯葆有的略带欧化韵律、具有淡淡书卷气的文辞风格,却增加了雄辩的色彩。阅读这本书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他思想流动的轨迹,宛如坐在顶层酒吧里听他神聊。最早他写这本书的动机是出于为顶层画廊写一本类似年鉴之类的文字,记录下出没于那里的艺术家的风貌、行为、活动以及他立足于画廊的对艺术现状的一些看法。那时我在顶层画廊就读过这本书的部分章节,凭我的喜好,我更愿意他在这本书中留下的是他的观点而不是记述文字。因为那些锋芒毕现观点读后实在令人觉得过瘾。现在我拿着这本油墨飘香的书,再次翻开那些篇章,我幸喜地看到书中充满了他的各种各样的观点,显示了一个批评家应有的本色,正如他自己在这本书的后记中所说:这本书“部分地恢复了以往所谓的锋芒和锐气”。

    在这本书中,他所涉及的内容既广泛又深邃,表面上他是在谈论艺术,实质是对我们这时代进行评说。他带着愤懑、嘲讽、佯狂与无奈的口吻对时代的荒谬、低俗现象进行抨击,而其背后却深藏着一个理想时代的版本,显示了他与这时代格格不入的痛苦。也许,对那些后现代人士来说,他的锋芒仅仅只是吉诃德似的傲慢;但对我来说,他的痛苦却是卡夫卡式的、带有真知灼见的挣扎。他像一位启蒙者,揭示着我们时代的真相。在这本书中他试图阐明的不是文化的伦理,而是时下盛行文化中的错谬;他思索的不是现实和艺术的表象,而是业已形成的却仍被人忽视或熟视无睹的时代趋势。这是一本充满着原生态思想同时又引人进一部思考的书,不管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你将会被他的思想魅力所吸引,面对他的种种论述,宛如在享受一次观点的盛宴,带给人智性上的无限快感与享受。

    (本文刊登在《大都市•男士版》杂志)

版权所有 游吟时代 保留全部权利 © 2003-2013 Youy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