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歌天长日久

——读白桦先生的《一首情歌的来历》

于东田

    有人说中国人不懂音乐——听到这话我心中总会默骂一声“妈妈地”,可能有人会说我“阿Q”,一提起祖宗就不知道自己有几两。可世界上还找得到另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丰富的地方音乐——戏曲和民谣吗?

    你可能会说,你说的音乐不是指戏曲民谣,是专说外国人的交响乐什么的——可他们的交响乐什么的不也是从民间音乐发展来的吗?

    我敢说就音乐的多样性而言,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跟中国相比,中国是个音乐大国,从春秋时期就已经发展成熟的礼乐到今天还层出不穷的地方戏曲、歌谣暂且不提,单就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歌曲,也足以让外国人望尘莫及。

    在一个国家各地方曲种韵律差别这样大,堪称举世无双——这是国土辽阔、民族众多的产物啊——我又“夜郎自大”啦?可我们的音乐实在是东西南北韵律差别极大,如果说我们号称“地大物博”那是吹牛,可自封个“音乐大国”却并未夸大其词。

    不知道早先是谁说的:北方的音乐像生活在那里的人——豪迈;南方的音乐也像生活在那里的人——萎靡。这种观点我也不敢苟同。但是,音乐跟其产生地区的环境是绝对有关系的:环境恶劣,朝不保夕,那音乐就是一种乞讨的呼号;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不愁吃穿,那音乐就是优雅。音乐太奥妙了,难怪世界上有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音乐,研究音乐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在云天之南那片热土,生活着十八个不同民族(有人说是二十四个),民族之间风俗习惯截然不同,最大的不同又体现在他们的歌谣腔调上,你不用和他们对话,听其歌声就能分辨出歌唱家来自哪个民族。

    在那个地方环境优美与恶劣同存,可谓南北特点兼具。

    在那个地方山果野菜可以饱腹,刀耕火种能够生存,可谓得天独厚。

    在那个地方繁衍生长的男男女女,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爱情,互相说一声“对歌咯?”,那优美的韵律就四处飘扬。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摆脱了年龄的束缚,他们的一生随时都可以表达永恒的情感。

    那个地方的音乐综合了南北的特长:优雅不是萎靡,呼号不是乞讨,仅仅为了追索那亘古不变的爱情。

    白桦先生《一首情歌的来历》背景是云南,故事里套着故事,讲的都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男男女女,山野雨林,天地交合,甜里有涩,苦里有辣,天时地利,是纯朴的本能发泄又严守着道德规范,陶冶着双方的灵魂,孕育着新的生命,而新的生命又会继承着那古老的的传统,再来演绎着新的故事,那新故事里头依旧装满了纯朴的情感,还是用歌声来表达人的意愿。

    白桦先生书写的爱情是那么淳朴,决不给人一点邪念,看着看着就有那支曲调在你的四周回响——6 1 2 3 3 2 ————16 3 2 —— 21 6 ——……是《小河淌水》(对不起,我无法在6的下面加个点表示它的音阶),作品开头已经暗示出这个旋律,尾声中它轰然响起,这声音来得如此自然,就像那深山里的清泉流水……

    音乐是这样奥妙。它比语言更容易传达感情,是爱情。

    音乐是这样神秘。它比语言更准确地抒发着情怀,也是爱情。

    音乐是这样诡秘,有人说它的产生先于语言,各种语言是持其特有音乐的韵律为基础而诞生。今天世界上有那么多种的语言,所流传的音乐应该跟它的语言相呼应,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听不懂外国(另一个民族)的音乐,跟听不懂他们的语言是一个道理。没有必要站在所谓艺术的角度上大惊小怪,企图用中国人不懂外国音乐来说明中国人文化修养低下,这是一种高文化的低级意识,恐怕该用“洋奴思想”来谴责固执于这种意识的人。正像外国人也听不懂我们的戏曲;正像他们把汉语当成天书;正像没有一种异民族语言能准确地翻译汉语文字一样,中国的音乐对外国人来说自然也是一部天书。

    白桦先生用文字书写,因歌谣而发生的故事,写的是千百年来魅力无穷的爱情故事,书中就不停地流出了优美的旋律,不管你出于自己的观念和经验相不相信这些故事会发生在现实世界,你都会被作品里涌动的真情感动:

    《召·树吞和喃·穆鲁娜》,这个传说曾因为被改编成电影《孔雀公主》而风靡全国。作者用大幅篇章与现实相结合来叙述。文中诗句是那么优美,描述的爱情是那么朴实:

    “做我的妻子吧!/我爱你!/你的呼吸联系着我的心肝!/回答我吧!喃·穆鲁娜!/你仰望白云,莫非想飞上蓝天?”;

    大汉将军郭世忠对曼阿拉酋长夫人阿南霸道、兽行的爱情,起始是设计害死曼阿拉酋长,中间是阿南夫人利用郭世忠的愚昧制造她殉情的条件,结局是洱海边的叶榆民众采取了一种震撼人心的举动:他们没有进行激烈地反抗,而是企图阻止火焰的燃烧想救出他们心目中女神,众人都从火堆上拿走一根燃烧的木材——白族火把节的根由由此而流传,它是为了纪念坚贞的爱情。这是最精彩的一笔——我认为。书中写道:

    “这些自尊得出奇的叶榆人真想把郭世忠用乱棍打死,可他们的悲哀压倒了他们的愤怒,高傲压倒了他们的冲动。一个个擎着火炬走开了,谁也没把郭世忠当作一个长官、一个仇人——甚至是一个直立的人来看待。他们耻于在一个畜类都不如的人身上实施报复,他们极度蔑视他。曾几何时,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第一次像一个被战败的俘虏,孤零零地站在祭坛下,心中是一望无际的荒漠。”

    大唐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曾受皇命从巴蜀赴云南镇压大理王国的叛乱,洱海边的万人冢记载着汉军兵败的惨烈历史,紧接着“安史之乱”让大唐从辉煌走向衰败。苍山下洱海边,大唐军人留下了多少壮烈曲调无可考证,但冥冥苍天可以作证,那凄厉地呼喊一定带有中原的旋律,这音调一定曾在天之南云之上回荡,不信你去蝴蝶泉边,月夜坐在三塔下,你一定还能听到湮没在远久时空里的金戈铁马鸣响雄壮的歌谣……

    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若是没有时代背景为依托,不论他写得多么精彩都不是名著——有人这样说。

    白桦先生书写的《一首情歌的来历》大背景选在抗日战争,这就增大了它的价值。

    时值反法西斯胜利六十周年祭,读白桦先生的这部作品又添加了几分沉重,尽管作者描写这方面的篇幅不长,可中国远征军的那段历史国人决不能遗忘。

    中国从有史记载以来,日本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动的侵华战争,不论地域广阔、时间长度还是残酷性,都是空前的——但愿能绝后,但本人不敢这样写,因为太多的中国人有当汉奸的基因,要是再发生战争,一定有更多的汉奸在中国产生,这不是我个人的臆测,是有人研究历史得出的结论。这场民族灾难,值得中国人反思、反省的问题太多。白桦先生站在历史前沿,用他烂熟的写作技巧,拈一首人们熟悉的歌曲为主题,书写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把主人公放在战火弥漫民族灾难沉重的年代,就值得深刻思考它的含义了。

    

    在闷热的天气里你别开空调,制造一个热带雨林环境,让身上汗淋如雨,随着从法国归国抗日的热血青年李智,一起跋涉在云之南——那里也有你的依香,有让你迷恋的音律,你就理智(李智)豁达了;

    打开你的窗户看着楼下的少男少女,把他们当成召·树吞和喃·穆鲁娜,权当你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历练着你对亲情、爱情的感悟,远离那些把爱情当成儿戏的低俗趣味,你就异想(依香)天开了;

    你再仔细回味着《一首情歌的来历》中的故事和那首《小河淌水》,我想你一定会进入那个神秘的境界,那首歌一定会勾起你太多的想象。它会让你明白,爱情并不是某些实用主义者描绘得那么庸俗。

    想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爱情吗?请看白桦先生的《一首情歌的来历》。

    想知道文字怎样表达音乐吗?请看白桦先生的《一首情歌的来历》。

    嘻——我怎么活像个广告商?!

版权所有 游吟时代 保留全部权利 © 2003-2013 Youy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