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式的西绪福斯

      ——谈《饥饿艺术家》

刘苇

    饥饿艺术家是理想主义着。无论是在他收到关注之时,还是在他默默无闻地蜷曲在兽笼之中,他始终坚持着,直至干瘪死亡。饥饿,是他从事的艺术:他必须在生命的状态中去靠近死亡来延续这一艺术,越临近死亡就越能体现他要表现的艺术。这是一个两难的处境。他最终的目标是希望无限期地延长饥饿的时间,而这种缓慢地逼退死亡又迎接死亡的方式,完全是卡夫卡的极致追求的标志。

    饥饿艺术家最终的结局是走向死亡。但正是在这一条路上,我们可以看清他内心不屈的追求,抗拒妥协、奋然挣扎的努力。他的挣扎更多的是在内心深处默无声息地进行。这是一种完全的自律、一种自愿受难的坚持、一种在孤立无援下的自我牺牲。无论是围观还是默然走过的人,都不能理解这一点。噢,上帝,宽恕那些无知的人吧!

    《饥饿艺术家》寄寓了卡夫卡的信念。这位艺术家决然不顾世人的漠视、误解或者喝彩,带着冥想深入寂静之中,以西绪福斯式的坚毅持守着。他每天必须向山上推动的石头,不是饥饿,而是战胜自我。在这部作品中,卡夫卡塑造了一个更具艰难的形象,他比西绪福斯更多内在的骄傲、更多沉思的品质、更多自我的关注,并把心灵风暴控制在哲学般的宁静之中。

    这条决然走入死亡最终通向精神自由的自我献祭之路正是“道”之路。

版权所有 游吟时代 保留全部权利 © 2003-2013 Youyin.com